第六十八章 [V]
管皎心想這可真是個絕好的消息,她還想多問兩句,只可惜大師的眼裏充滿着“你就照我說的去防範別的別問”。
只可惜管皎并不想防範,只想扇陰風點鬼火。
于是她也不多話,客客氣氣地付了酬金,心理盤算着新的計劃。
為父兄擔憂?家裏重男輕女?
會吃官司?也是個好題。
她想了想,決定雇個私家偵探,将卓詩岚徹徹底底調查一遍。
誰知道她出師不利,打聽了整個私家偵探市場,都沒人願意承包該業務。
口徑出奇地一致:現在是法治社會,除了家庭糾紛,皆不接跟蹤調查業務。而且管皎調查的還是位女性,現在人臉識別的高清監控江城滿大街都是,萬一被當成變态扭送到派出所就得不償失了。
就算是接外遇的單子,也得要有結婚證作保的,寫下免責聲明和委托書,将法律風險降到最低。就這樣偷拍都只敢在公共場所跟拍,錄音設備都得從門縫裏扔進去,反正出了問題事務所有多遠跑多遠。
以往的事務所招的都是身強體壯的年輕小夥,現在招的都是戴着眼鏡的文弱書生。
要麽會數據挖掘要麽過了法考。
管皎當然沒有卓詩岚的結婚證,也沒法證明自己的身份,她只能在最大膽的一家選擇了數據挖掘服務,謊稱自己是想讨好vip客戶,絕對沒有違法犯罪的想法。
事務所答應給她提供能達到她目的的資料。
出了事務所,管皎憤憤地踢了腳路邊的石子。
膽子這麽小做什麽生意,晦氣。
她都有些想找××組的老大解決問題了。
石子被她踢得有些高,飛起來彈到了路邊的展板又彈了回來,撞在她的胳膊上,還有些鈍鈍的疼。
管皎越發覺得晦氣,正想看看是哪塊展板這麽不偏不倚,結果一擡頭看到四個大字:
除惡務盡。
好嘛,她腦袋裏僅剩的一點點邪念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。
忙趁着四下無人灰溜溜地走了。
《梅尖雪》第二集開播後,劇情進入平穩期,反響與熱度均不及第一集。奚導接到平臺的電話,說第三集必須得整出點花活來,不然按照平鋪直敘的特性,不到第四集觀衆就跑光了。
主創只能連夜開會。
安筠的壓力是最大的。
她擅長寫連續劇,對于周播劇很難把握玩花活的程度,她很怕整活太多玩崩了,很是頭疼。
不過她也是職場老油條了,很清楚功勞大的時候分的人越少越好、壓力大的時候分的人越多越好,于是向奚導提出建議:“我當時創作劇本的時候得到了主演的指點,能否把幾位主演都請來,問問他們的想法,也算是集思廣益。”
奚導是個喜歡頭腦風暴的人,此前就有過聽卓詩岚的建議改劇本的行為,對頗有想法的卓詩岚印象很不錯,順理成章地采用了安筠的建議。
只是他們都心領神會地将四位主角一同拖下了水。
這是他倆間的默契。
改戲必然會引起紛争,還是讓演員争得面紅耳赤,他們居中調停比較好。
卓詩岚是晚餐時間接到通知的。
很少有劇組會在演員不在組的時候開集中會議,還如此着急。當然,像他們這樣演員不集中呆組的劇組在國內也是極為少見的。
劇組之前一直與他們有聯系,知道他們都在江城,單論這一點也不算十分出格。
她本想拖一拖再回,看看孟瑗的反應。
沒想到孟瑗格外積極,直接秒回。
或許這在孟瑗看來是件好事?
卓詩岚沉了沉眸,也回了個收到。
會議地點在領聚平臺的會議室裏。
這個點的領聚連加班的人員都散了不少,只剩下走廊的燈還忽明忽暗着。
奚導已經備好了會議用的白板,在上面板書了今晚會議的主題。
他的字很有風格,很像是海報上常用的藝術字,每個字都很有電影海報的風格。
标題下是安筠寫的三種劇情調整方案,有兩種都是加情感線,只不過分別為梅沁與韓項的感情線和兩個女主之間的感情線。
孟瑗直接相中了另一種方案:“想要劇情好看,為什麽直接上修羅場?”
确實,經過第二集的鋪墊,薛琦雲和莫希鈞的感情已經相對深厚,只是梅沁和韓項的感情戲還略顯不足。原本第三集是要通過回憶殺的形式來展現的,如果要加修羅場,必然要壓縮前情,安筠很擔心鋪墊不夠會崩劇情。
她客氣地向孟瑗表達了自己的想法。
“這倒是個問題。”孟瑗嘴上這麽說,接下來的話卻證明了她沒辦法想要退一步的意圖,“但我覺得也不算什麽太大問題。梅與韓的線本身就偏隐忍,如果刻畫過多反而喧賓奪主,用寥寥幾筆勾畫他們隐忍不發的狀态,再配上修羅場豈不是完美?”
經過此前的折騰和管皎的布局,孟瑗幾乎放棄了原先計劃的卓詩岚襯托、她獨狼扛劇的計劃——卓詩岚的演技比她想象的要好得多,如果一味想搶她風頭、打壓她的能力,她定然會想別的法子找補回來。
于是孟瑗幹脆調轉方向,與卓詩岚合作,給她展現演技的機會——你不是眼神戲很出彩嗎?那你就多演演,給你展示的機會。
你第一次能演出彩,演多了還能出彩?
就是個眼神而已,你沒有變化那是面癱臉,你變化多了那可就是炫技了。
就算你面癱和炫技的尺度把握得完美又如何,你爆發戲少了,人設太過沉悶,記憶點沒了還會讓觀衆讨厭——這就是叫好不叫座,這可是有演技的演員最尴尬的地方。
孟瑗這招不可謂不陰險,明面上給夠了卓詩岚表現的機會,實際上将她表現的空間圈定得死死的,發揮好了是應該的,發揮不好反倒成了她的責任。
由于這招太過陰絕,孟瑗甚至想好了卓詩岚要反駁時應該怎麽回應。
然而卓詩岚并沒有說什麽,只是在安筠求證的目光下點了點頭。
算是默認了。
孟瑗只覺得一拳打到了棉花上。
但做人也不能太過分,不能給人挖了坑還要逼人家當面跳下去。
總得給人留點掙紮的空間與餘地。
安筠不能全然讀懂她們之間的交鋒,但也感受到了莫名的涼意,于是她想着速戰速決:“那現在劇情結構變為這樣——原先的劇情安排前半小時為梅沁和韓項的感情線,現在梅沁和韓項的感情線壓縮至十分鐘左右,二十分鐘作為四人照面的修羅場,承接後續的劇情。”
主角們并沒有提出異議。
奚導對問題如此高效解決的場面很是滿意:“那既然如此就散會,卓老師和原老師留一下,探讨一下壓縮戲份的問題。”
說是探讨問題,不如說是要留他們下來安撫。娛樂圈論資排輩,孟瑗是他們中的前輩,咖位又最高,她出聲沒有其他人說話的機會。
原怿是個悶葫蘆,絕少表達自己的意見,連卓詩岚都默認了孟瑗,看起來是保持了一致,實際上很難講他們心中會不會有不滿。
奚導并不在意他們心裏的想法,但在意他們會不會因此擺爛。
戲份壓縮了,戲的要求反而變高了。
原本的鋪墊變成了精華,這個道理大家都懂。
但導演的要求和演員的想法往往不一致。
導演總希望精益求精,演員卻會在一次又一次的NG中産生疲勞,最終變為程式化的擺爛——看起來沒什麽不對,一切都标準但就是很難看的戲。
因此,他必須給足演員足夠的情緒撫慰。
只可惜,奚導也是個新人,很難就這問題先開口,等孟瑗和應适走後,整個會議室一下子就陷入了死寂。
這種死寂持續了五分鐘,竟是由原怿打破的:“如果沒什麽事我就先走了。”
他的生活一直很規律,是劇組的養生達人,沒有大夜的時候總會早早休息,現在已經比他以往的休息時間晚了一個小時。
這話一下子點醒了奚導,他連忙清清嗓子道:“時間不早了,我們速戰速決。我建議回憶殺的部分去掉比較好。”
原劇情是深夜梅沁結束表演後回住處時聽到有人吹埙,順着聲音過去,她見到了坐在庭院躺椅上的韓項,坐姿很是悠閑,埙聲哀婉低沉。
韓項就是這樣的人,無論情形多窘迫,總是一副豐儉由人的閑散姿态。曾經的梅沁就是被他這樣的大家姿态所吸引,以為自己能就此過上心中不缺的日子。
如今她确實不缺,她無所得也無所求,自然無所缺。
而今夜的埙曲讓她回憶起了曾經,她站在韓項深厚,與他說了些過往的事。其中會給吹埙的動作一定的鏡頭時間,回憶殺節奏也不快。如果把回憶殺去掉,雖然略顯單薄,但也不損劇情。
這不是好的處理方式,但作為抛磚引玉也足夠了。
卓詩岚提出異議:“我覺得不必。把臺詞去掉就是了。”
她的話讓安筠有些吃驚:“沒有臺詞怎麽辦?就直接回憶殺和音樂嗎?那梅沁會不會變成背景板?”
回憶殺畢竟朦胧,恐怕觀衆會因為埙曲而被帶入韓項的情緒裏。
卓詩岚神秘地笑笑:“不說話可以唱曲啊,這不是梅沁很擅長的嗎?”